用于表现近景和中景,强化树石结合,走向自然景观的艺术效果。如树有流畅石有雄浑之势;树有清新之韵;石有阳刚之美,相映互补,神韵天成。
(1)凿石为盆法
用于近景和中景。采用吸水石,凿穴植树,置于水盘,石基吸水。根附石内,符合天然生态,不用水盘,亦能观赏,如陈顺义创作的《岩松图》(图8-1-18)。
(2)云盆法
用于近景或全景。直接釆用熔岩“云盆”植树。小者若“写意画小品”,巧拙互用,天然成趣;大者宛若山乡田野,“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”、蔚为大观,如贺浪茹创作的《春到山乡》(图8-1-19)。
(3)景盆法
此法用于近景、中景和全景。是依树习性、长势、阴阳向背,以石绕树,造景为盆而不见盆,树石相依,景盆结合,相映互补,浑然一体。它是现代树石盆景造型基础之一,也是组合多变的单体造型之基础,如贺浪菰创作的《骏马秋风塞北》(图8-1-20)。
(4)树木相依、组合多变法
此法创意为先,以动为魂;依题选材,按意布景,形随意定,景随情岀,多法互用,相辅相成,式无定型,不拘一格。
“树植石上,石绕树旁;以石为盆,树石相依;以石为界,水陆两分。多式组合,三景一体;组合多变,协调统一。”
“石因树活,树因石灵,树使石生,石为树存,按意布景,互补生情,浑然一体,相互依存”。树离石则“空中楼阁”、“孤峙无依”;石离树则“鹤去楼空”,枯寂空存;“树石相依,各有侧重,按意布景,变化万千”,如贺沒菰创作的《群峰竞秀》(图8-1-21)。
石多于树,近景,树植“景盆”;中景,树植石上;远景无树,以苔造景。贺波菰创作的《风在吼》(图8-1-22)则树石并重,以“景盆”植树为单体造型,然后组合多变。
因此,树石盆景的造型,我们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广学博釆,走创新之路,提倡“有法无式”、“规律有共性,创作无定型”,要求作者胸有丘壑,创意为先,依题选材,按意布景,形随意定,景随情出,因情有别,因题格变化创造多种格局。“百花齐放,推陈出新”
同样是树,同样是石,由于立意不同,选材各异;由于寓意有别,则情调、格调为之而变。
如“抚孤松而盘桓”需选斜曲遒劲之松,配以若痴如呆之丑石,以显幽闲、清静之感。歌颂雷峰豪言壮语“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”,则须选用高耸雄劲之直干青松,立于刚劲雄浑斧劈石上,以示坚韧顽强、壮志昂扬的英雄气概。同样是竹石,若用玲珑剔透太湖石,植竹疏斜两三枝,则宛若来到“潇湘馆”前,展现“风吹竹影动,疑是玉人来”的情调。
若用高耸丛竹,配以雄浑之山东文石,则格局为之一新,仿佛亲临“红岩竹园”,缅怀革命先烈高风亮节、抗寒斗雪的高尚情操。《群峰竞秀》只有选用高耸笔挺之管石,才能表现祖国建设蒸蒸日上的磅礴气势。
《风在吼》在用材上则树石并重。造型上不仅树动、石动,全局皆动才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。这都说明因情有别,因题而变,发展个性,创立新风。
岭南清香盆景园26年来专注种植:九里香盆景、小叶海岛罗汉松盆景、山桔(东风桔)、雀梅等名贵大树桩成型盆景.岭南九里香盆景园不断的对岭南盆景制作,盆景修剪,盆景造型.赢得岭南艺术盆景业界好评,欢迎盆景爱好者前来考察.
Copyright © 2021 徐闻好古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岭南清香盆景园粤公网安备44082502000021号备案号:粤ICP备190920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