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于美化树的鉴赏效果,扩大景观,增添野趣;又可扬长避短,突出主体,刚柔相济,巧拙互用。
(1)配石法用于近景
相依生情,备展天趣。也常为主干欠佳、根理不全之树作遮掩、协调,增添观赏效果,如朱子安创作的《云蒸霞蔚》(图8-1-5)。
(2)以石藏干法用于近景
作用与配石法相近。用于主干欠佳、细长无力之遮掩,以扬长避短,宛如岭上树生,独具天趣,如许彦夫创作的《牧归图》(图8-1-6)、梁玉庆创作的《荟萃》(图8-1-7)。
(3)附石法此法有三
用于近景。树根附于石隙者为附石法,如杨锡祜创作的《福建茶附石》(图8-1-8);根穿石内者为穿石法,如贺卷菰创作的《雪压冬云》(图8-1-9);根包石外者为骑石法,如贺浪菰创作的《松石图》(图8-1-10);皆用以展示树根之美,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,以及展现栽培技艺之功。
(4)包干法用于近景、中景
以石全面包藏树干,作用与藏干法相近,借以达到多角度观赏效果,如朱宝祥创作的《峰峦秀英》(图8-1-11)。
(5)点石法用于近景和全景之布局
在配石的基础上,增添点石布局,用以扩大景观,调节重轻,注意疏密相间、聚散合理、远近有序、大小相同,给人以平远清逸、野趣天成之感,如朱儒东创作的《鸟鸣山更幽》(图8-1-12)。
(6)水陆法世称水旱式
用于近景和全景。是在附石、点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以石筑岸,水陆两分:岸上植树,临水清逸,富于天趣。四川盆景常用此法,如重庆市园林处收藏的《象陵渔趣》(图8-1-13)。
(7)水陆布石法用于全景布局
即将水陆法、点石法融于一体,广布点石。布于树下为石,增添山冈韵味;点于水中为渚。
丰富溪涧效果;置于远处为山,深化空间关系,全面展现自然景观。现代树石盆景常用此法,如冯连生创作的《南国牧歌》(图8-1-14)。
(8)夹岸水陆法用于全景
在水陆布石法的基础上,以石筑岸,分陆地为两岸,中为溪涧,夹岸绿云环绕,溪河上或架小桥,或置轻舟,别是一番田园情趣。此法开创现代树石盆景的新格局,如赵庆泉创作的《八骏图》(图8-1-15)。
(9)夹坡公路法用于全景
在夹岸水陆法的基础上,变溪河为公路,两旁大树参天,公路车声隆隆,反映出山区建设的时代风貌。此法探索现代树石盆景创新之路,如贺检茹创作的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(图8-1-16)。
(10)石座法此法将造型完整之树木盆景
置于与之相适的石座上,协调艺术整体,从而产生景与座、树与石的呼应关系和内在联系,如将直干树桩,置于钟乳悬垂之石座上,给人以“要知松高洁,待到雪化时”之感,如贺沒茹创作的《高洁图》(图8-1-17)。
岭南清香盆景园26年来专注种植:九里香盆景、小叶海岛罗汉松盆景、山桔(东风桔)、雀梅等名贵大树桩成型盆景.岭南九里香盆景园不断的对岭南盆景制作,盆景修剪,盆景造型.赢得岭南艺术盆景业界好评,欢迎盆景爱好者前来考察.
Copyright © 2021 徐闻好古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岭南清香盆景园粤公网安备44082502000021号备案号:粤ICP备19092007号